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3月中旬以来,按照学院疫情防控统一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快速响应,启动线上教学方案。全体任课教师严格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做到线上教学内容不缩水、标准不降低、疫情防控不松懈。
一是线上传道受业解惑,助推教学提质增效。全体任课教师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依托学习通、腾讯会议等教学平台,精心备课,将互动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激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保证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二是突出抗疫主色调,引导学生强使命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任课教师积极将疫情防控政策和抗疫故事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持续发挥“关键课程”在疫情防控中的铸魂育人作用。

杨云旦老师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给学生们分析了疫情带给大家的启示:“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与“机遇”两层含义。中华民族就是在应对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不断奋起、砥砺前行的,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才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杨老师还就疫情期间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担当和作为,在课堂上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讨论,让战“疫”成为机电学子最动情的课程思政。

张春艳老师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斗争精神这一理论特质,为同学们倾情讲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而且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以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为例,为同学们分析了疫情防控是关乎全体中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一场战斗,同学们遵守防疫政策、参与防疫志愿活动,就是在同新冠疫情做斗争,就是在为抗疫最终胜利提供强大动力。

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全体教师继续深入挖掘抗疫过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为学生诠释疫情防控中的国家力量和人民真情,引导学生坚定新时代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